今年的旺季纺织行业一篇萧条--企业面临生死考验
【SBS拉链行业新闻】
金九银十”已近尾声,<这场价格雪崩。今年的旺季纺织行业没有感受到往夕的热度,而是一场刺骨的寒冬。棉价、纱价同步“大跳水”高库存与弱需求形成“双重绞杀”让无数纺织企业在盈亏线上挣扎。
行业正迎来残酷的洗牌期,三大关键信号已经浮现,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活下去的生死线”
图片
价格防线全面失守,市场陷入恶性循环
曾经的利息支撑体系,如今已全面崩塌。国内棉花价格指数已跌至15327元/吨左右,同比暴跌近1500元。纯棉纱、精梳纱等主要纱线品种价格同步下滑,月内跌幅高达数百元。
一边是全国新棉加工量激增21%商业库存创近五年新高;另一边是内外需双双疲软,11月服装入口继续下滑。下游订单严重缺乏,导致纺企推销意愿降至“冰点”降价去库存”成为无奈的生存法则。
三大生死信号
信号1激进旺季逻辑完全失效,靠天吃饭行不通了2025年的金九”完全落空,十月“银十”也未见起色。染厂开工冷清,局部企业甚至自愿放假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全球需求疲软与行业产能过剩下的新常态。依赖激进季节性周期的经营思维,必需抛弃。
信号2库存与现金流成致命双刃剑。当前,涤纶长丝工厂库存已攀升至20-31天的高位,棉纺企业废品库存继续积压。更致命的现金流危机,下游回款慢,推销需现金,订单减少导致开机率不足。众多中小企业正站在资金链断裂的悬崖边上。
信号3结构性分化加剧,好企业与差企业冰火两重天。行业并非全面衰退,而是加速分化。火的一面是生产弹力、功能性等差异化面料的企业订单丰满,织机满负荷运转。冰的一面是生产惯例面料的厂商开机率低至80%库存积压严重。这种分化揭示了未来生存的唯一路径,从“拼价格”同质化竞争,转向“拼价值”差异化突围。
主动求变寻找生机
死磕差异化,切入高价值赛道。功能性、绿色环保面料已成为确定性的需求风口。企业必需果断进行产品升级,开发如弹力面料、环保纱线等特色产品,用技术壁垒构建自己的护城河。
用数字化武装供应链,向管理要效益。价格剧烈动摇的时期,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直接等同于利润。通过智慧供应链系统动态追踪原料价格,可以实现推销利息下降15%库存周转率提升30%坚决执行“以销定产”防止盲目备货。
图片
紧抓政策与出海救命稻草。国内方面,可积极利用新疆等地的产业升级补贴(最高达300万元)完成设备升级。海外市场方面,尽管面临东南亚竞争,但凭借核心技术优势,通过 技术出海”开拓RCEP等新兴市场,依然是广阔的蓝海。
这场价格雪崩,不是终点,而是行业重构的起点。严酷地淘汰落后产能,也慷慨地奖励那些勇于创新、效率至上的企业。看懂信号、主动求变,不是谈论未来,而是争夺当下生存的权利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--征程万里阔,宏图谱新章 2025/10/27
